壮丽七十载,聚力新时代”的征文活动
发布时间:2019/11/10 14:58:28 作者:孙江华 浏览量:4968次
三尺讲台 一生追求
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水北小学 蒋海芳
一块黑板,一根粉笔,三尺讲台,一生追求。在庆祝第35个教师节之际,向与祖国同行,做最美教育人致敬!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,教师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,要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。
是啊!教师的社会声望绝不是等来的、要来的,靠的是踏踏实实、默默耕耘,靠的是兢兢业业、无私奉献,靠的是勤勤恳恳、呕心沥血,而正是靠“热爱教育的定力、淡泊名利的坚守”,才成就了教师群体“春蚕到死,蜡炬成灰”、心无旁骛甘守三尺讲台的职业奉献精神。
作为一名有着17年党龄的教师,有一种自豪,是见证新中国70年来变化发展时,油然而生的民族情感;有一种自豪,是传道受业解惑、塑造灵魂时,一辈子对于教育不变的情怀。祖国走过70个春秋,我仍难以忘记第一次走上讲台时的兴奋与忐忑,只因那句“不忘初心”的誓言;我走过25个春秋,仍难以忘记每一个教师节收到祝福时的惊喜与感动,只因那份“教书育人”的荣耀。
新时代下,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有新担当、新作为、新成就,做一名无愧于时代的人民教师。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,既指一种社会角色,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。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,传播知识、传播思想、传播真理是教师承载的时代重任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,制定完成教学计划,熟练完成备课、上课流程等工作,让学生收获课堂的快乐,知识的增长,能力的提升;作为一名20多年的班主任,为学生做出表率,切实做好言传身教。在深爱全体学生的同时,更应该关注问题学生,多给他们一点爱的阳光雨露,滋润他们茁壮成长,使他们的身心趋于健全。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,沾着污垢的玉石,既有阴暗的消极面,又有潜在的闪光点,他们同优秀生、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,也能成才。我对后进生有所“偏爱”: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;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。为了及时了解、掌握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,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,在工作中多个别谈话;多沟通家长;多表扬鼓励;多正面疏导;多指明方向。在赢得了后进生的信任,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,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。
真心爱护教育对象,就必然要严格要求,没有原则的爱是偏爱溺爱,过分的严厉便缺乏情感的交融。因此,班主任对学生要求要适度、合乎情理。严格要求学生应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基础。班主任对学生的严格管理是必要的,批评应是善意的,特别是对屡犯错误的同学,应进行恰当的批评,春雨润物细无声嘛!
总之,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,教育的魅力来自爱的魅力,爱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。若能“捧这一颗心来,不带走半根草去”,那么,平凡的师爱就会产生非凡的力量。塑造灵魂、塑造生命、塑造新人是教师肩负的又一时代重任。新时代,我们需要把学生塑造成爱国、励志、求真、力行的一代新人,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。每一个人民教师,每一个共产党员,都必须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教书育人。三尺讲台,一生追求!